朱元璋死后,可能以神秘的“北斗七星”姿势安葬
明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 也是明代最大的皇帝陵墓。 不过,这里面确实有无数的秘密。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朱元璋本人下葬时的独特姿势。 朱元璋用什么特殊姿势埋葬他? 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小编就为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若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账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评论)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宣武区紫金山南麓。 始建于洪武三十一年,即朱元璋去世时,至永乐十一年。 其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其形制仿照唐宋皇陵的规制。 建筑宏伟、壮丽、美丽。 也是近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近年来,专家们利用高科技仪器对明孝陵进行了全面扫描。 根据仪器绘制的地图,他们发现明孝陵地宫保存得极其完好,没有发现任何挖掘的痕迹。
在进行高科技扫描时,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朱元璋陵墓的形状呈现出规则的“勺”字形图案。 勺头分为环绕梅花山的引导神龛,勺柄为正北呈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 勺柄与勺头之间还排列着七座建筑,分别是四方城、神道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香殿、宝城。
这个“勺子”究竟代表什么? 专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是明代皇帝所提倡的“北斗七星”图案,七座建筑对应着每一颗星星。
“北斗七星”在明代一直流行。 明朝皇帝认为“北斗七星”是皇帝死后的极乐之地。 因此,将陵墓修建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是有根据的。 但这和朱元璋的下葬姿势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妨从他后人的墓葬中寻找答案。
1956年至1957年,根据上级指示,考古专家开始了万历皇帝定陵的发掘工作。 当定陵被打开时,除了墓中的大量宝物之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万里的尸体在棺材里的姿势很奇怪。 脸朝上,头向右倾斜,右臂向上弯曲,左臂下垂,手中握着一串念珠。 右腿稍微弯曲,左腿伸直,双脚向外张开。
经过专家鉴定,发现万历皇帝的安葬方式并不是抬棺时的颠簸造成的,而是故意安放棺材造成的。 总之,万历皇帝下葬时的姿势正是“北斗七星”的姿势。 万历皇帝棺材板上的七星标记就证明了这一点。
万历皇帝是明朝出了名的昏庸皇帝。 他曾创下20多年不上法庭的记录。 这样的君主尚能享受“北斗七星”的葬礼,更何况是英雄领袖朱元璋呢?
史书中多次提到朱元璋崇尚天象,将自己的陵墓修建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朱元璋从怀右平民升天,统治天下,这让他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他死后,连废除多年的丧葬制度都恢复了,他“视死如生”的心态也显而易见。
既然如此,朱元璋极有可能是要求后人将自己的身体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以便自己能够快速升天,在“北斗七星”中的“极乐帝宫”中享受幸福,同时也祝福自己的生活。 王朝才能长存。
在小编看来,朱元璋的当帝理念与天象不谋而合。 虽然想法很好,但两百多年后明朝还是分崩离析,留下的只是后人的叹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无论采用何种埋葬方式,都无法逃脱天道循环的规律。 纵然是一代盖世帝王,朱元璋也一定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撰文:特约历史作家:常山赵子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