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内部是什么样的?1000多年前,太史功为我们描述了它

2024-04-26 -

在中国古代,厚葬的习俗盛行,这源于古代人“生如死”的礼仪体系。

什么是生如死,就是人死的时候要当活着一样对待,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祖先死后依然享受着祖先的待遇,他们会竭尽全力将生命的财物埋在坟墓里。

在帝家,这种情况更是雪上加霜,甚至有的皇帝在刚刚继位的时候,就开始为死做准备了,秦始皇嬴政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皇陵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始皇继位之初,在梨山修陵时,动用了70多万劳工修建陵墓,稀有异国宝数不胜数,可以说秦始皇为后世皇帝大规模修建陵墓树立了“好榜样”。

当然,也正是因为古人的这种氛围,我们现代人才有了研究历史、辨别历史是非的基础,而且,也为心思歪斜的人提供了一条活路——盗墓,但现在这样的人却很少。

盗墓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不是随便用铁锹漫无目的地挖掘,因为有些陵墓里有器官之类的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杀,就像司马迁描述秦始皇陵一样:让工匠做一把弩箭,靠近的人射出去, 因此,熟悉陵墓的结构尤为重要。

司马迁

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_皇陵内部图片_皇陵内部

既然说到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结构的记载和其中的描述,想必很多朋友都有疑问,那就是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秦始皇陵的结构的,毕竟司马迁曾经说过,建造陵墓的工匠们“没有回头路”, 也就是说,他们都被杀了。

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_皇陵内部图片_皇陵内部

在这篇文章中,飞宇就和大家聊聊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记载。

司马迁秦始皇陵。

纵观历朝史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写,司马迁的描述最为详细,感觉司马迁去过秦始皇陵,那么司马迁的秦始皇陵是什么样子的。

戴三泉,铜下到棺材,宫景百官奇器奇迁,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吩咐人从地表往下挖地道,挖到见水的地方,再用铜封住,最后把棺材放进去, 并仿效秦始皇生前建造的宫殿,然后将各种稀有宝物藏在里面。

皇陵

皇陵内部_皇陵内部图片_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陵中布满了机关,如果有人敢靠近,就会自动发射弩箭,射向闯入坟墓的人。

以水银为百河海,灌输机相,上有天文,下有地理,美人鱼膏当蜡烛,仙人长,这句话就更神奇了,说秦始皇的墓是用水银吸入江河海, 然后用机械互相倾倒流通,包括天文地理学,把美人鱼的脂肪当蜡烛,久久不灭。

从司马迁笔下看,秦始皇陵又是一个繁荣的小“世界”,司马迁真的能去参观吗?

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秦始皇陵的结构的?

司马迁去过秦始皇陵,显然,不,更何况过去,即便是现在,秦始皇陵依旧雾气弥漫,让人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光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妥善保存的问题就更令人费解了, 这就是为什么兵马俑没有被大规模挖掘的原因。

其实司马迁能够知道秦始皇陵的结构,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秦始皇的时代比较接近,对前几代的一些事情有所了解,自然是可以的。

秦始皇陵的建造现场

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_皇陵内部图片_皇陵内部

其次,秦始皇陵的建设持续了40多年,这期间会有人员变动,毕竟不可能只用一群人,让他们工作40多年,而最先被淘汰的人,他们才有机会活下来, 他们当然看到如此盛大的场合,不会保持沉默,这样他们周围的人或者后代也会更加清楚秦皇陵的内部结构。

最后,在秦始皇陵的建造之初,并不是盲目的,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肯定会有图纸,而对于秦始皇时期的一些重要文献,西汉初年的萧何下令严密保护秦始皇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 其中可能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设计和建造的图纸,司马迁也接触到了这些文件。

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描述准确吗?

由于司马迁没有亲眼见过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这意味着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在这些描述中掺杂一些个人想象是极其正常的,毕竟《史记》中有很多遗漏。

不过,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描述,纯属他自己的想象,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厚葬的风格还盛行,为西汉皇帝修建陵墓也是家常便饭。

兵马俑

皇陵内部_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_皇陵内部图片

皇陵内部图片_皇陵内部可以参观吗_皇陵内部

在西汉皇陵的建造中,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的,所以司马迁有可能看到西汉皇陵的内部结构,推断出秦始皇陵的结构。

司马迁虽然没有真正去过秦始皇陵,但为了写下对秦始皇陵的描述,他肯定读过不少经典,拜访过很多参与过秦始皇陵建造而没有死的人, 或者已经死了,但他们的后代还活着。

飞鱼 说:

是真的吗

最后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人被杀,司马迁对秦始皇陵中结构的描述未必属实,但并非凭空捏造。

根据专家对秦始皇陵周围土壤的测定,发现汞含量远高于其他地方,似乎已经得到验证。

兵马俑

秦始皇陵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太史公在一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描述过,至于司马迁其他关于秦始皇陵内部结构的记载是否属实,只有将秦始皇陵全部挖掘出来后才能验证。

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你认为太师公知道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