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立法严惩这种行为,井下几十万矿工会拍手叫好!
10月31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全国公祭保障条例》,对全国公祭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祭的一些“精准日常”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社会关注。 作为全国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的场所,南京已正式通过地方立法保护公祭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为“精日”行为设定了法律红线。 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歪曲、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侮辱、诽谤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幸存者,编造、传播含有上述内容的有损国家尊严的言论或者信息。危害国家和人民感情; 禁止在国家公共纪念设施、抗战遗址、抗战纪念馆等场所使用具有日本军国主义象征意义的军服、旗帜、图标或者相关道具,拍照、录像或者公开通过互联网传播上述行为的;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姓名、肖像、名誉等合法权益。
看到这个消息,中国人民无不拍手叫好。 事实上,近年来,各种亲日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屡遭取缔。 时不时就会有亲日分子跳出来,不断挑战我们的国家底线。
小编今天提到这个沉重的话题,是想提醒全国人民,在关注南京遇难的30万同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全国各地还有更多的遇难者,静静地躺在地下,默默地控诉着日本人。犯罪。
以矿业为例,曾有人计算过,从“9月18日事变”到抗战胜利结束,全国被日军迫害致死的矿工达到50万至60万,即几乎相当于南京遇难同胞的数量。 两次。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段历史的真相,看看埋葬死去矿工的矿区乱葬坑。
吉林省辽源煤矿乱葬坑
辽源乱葬坑位于辽源市西北8公里、辽源矿区西南处,面积6万多平方米。 1932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共掠夺煤炭1581.9万吨,获取近亿元高额利润。 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把中国矿工当作人,而是当作“原材料”。 他们与火药、雷管等一起被列入原材料消耗一栏,并创造了6处乱葬坑、7处骨场和1处“精炼场”。 “人间熔炉”。 为了不忘记历史,纪念死去的矿工,1963年,辽源煤矿工人在这里修建了永久性的骸骨陈列馆和矿工纪念碑。
辽宁省阜新煤矿乱葬坑
日伪时期阜新高德矿存放死去工人的“死者仓库”
阜新乱葬坑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 它占地五平方公里,埋藏着七万名矿工的遗骸。 他们大多于1937年至1945年期间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迫害和压迫下。 1936年10月1日,伪满洲煤矿有限公司成立“阜新矿务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的煤炭,并在关内从河北、山东等省招收大量劳动力。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实行“人肉开采”政策。 矿工的尸体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乱葬坑。
井下工人在工头的监督下开采煤炭
黑龙江鹤岗煤矿乱葬坑
鹤岗东山乱葬岗位于鹤岗煤矿东山区东港路北侧、鹤岗至萝北公路以北150米的山坡上。 原是一个长40米、宽30米、深10米的天然坑。 东山地区死去的工人被扔进这个坑里,形成了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东山乱葬坑。 1968年,乱葬坑的一角被挖掘出来。 这个长仅10米、宽8米、深不到3米的深坑里,露出了千多具遇难者的骸骨。 据初步调查,东山乱葬坑内埋有约8000至9000名遇难矿工。 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也怀着忏悔之心写下了东山乱葬坑的事。
辽宁大石桥镁矿乱葬坑
大石桥乱葬岗位于大石桥市白寨乡虎石沟。 日伪时期,这里是“日满矿业开发株式会社”的工场。 1934年,营口第二监狱在此设立刑事科,关押的“政客”被押至此处进行酷刑和重体力劳动。 1945年3月,位于高庄屯的“惩教所”也将被围捕的“流浪者”(即无合法职业的人)接收到此地当劳工。 每天都有人死去。 据被活活扔进乱葬坑后来又逃脱的幸存者透露,很多人被活活扔进乱葬坑。
此外,还有鸡西煤矿乱葬坑、北票煤矿乱葬坑、弓长岭铁矿乱葬坑等。
鸡西煤矿乱葬坑附近的炼人炉
东北三省作为最先沦陷的地方,遭受日寇蹂躏的程度比全国其他地区都要严重。 与上述矿区类似的乱葬坑不胜枚举,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山西大同煤矿乱葬坑
大同乱葬岗是1937年10月日寇占领大同煤矿,残酷实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后造成的。 它变成了一条隧道,里面堆放着死去的矿工尸体。 日寇占领大同煤矿八年来,被掠夺的煤炭超过1400万吨,6万多名矿工被折磨致死。 这相当于每生产230吨煤炭就会导致一名中国人死亡。 仅在大同煤矿区,“乱葬坑”就有20个之多,如今只剩下两个。
安徽淮南大同煤矿乱葬坑
大同乱葬岗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同矿区南部,舜耕山南麓的一座石山上。 它成立于1943年春。1938年,日本侵占大同煤矿。 此后七年,他们在大同煤矿实行非人道的法西斯统治。 为了掠夺煤炭资源,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矿工们被迫在极其简陋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劳动,常常遭到残酷杀害。 据统计,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大同煤矿共有17000多人惨死在日寇手中。 从1942年秋到1943年春短短几个月内,就有13000多人死亡。 尸体被遗弃在荒山脚下,堆积如山。
20世纪60、70年代,《大同乱葬岗》被选为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英语教材,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当时,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向大同的“万人坑”,排队等候三天,才有机会进入博物馆。
海南省三亚市天都铁矿乱葬坑
天都乱葬岗位于三亚市天都镇东南黄泥岭西北1.5公里处的黄泥岭。 现有直径300米、深50米的矿井、矿石运输桥、日军营房、仓库等。矿井东侧50米处有一个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斜坡,近万名辛勤矿工的遗骨被埋葬。
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岛后,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疯狂掠夺海南岛天都乱葬岗的自然资源。 天都矿品质稀有,为日军所觊觎。 他们引诱或强征大量朝鲜、广东、台湾、香港、澳门、海南等地的工人收集铁矿石,用火车运到安峪码头装运。
1940年至1945年,日本侵琼期间,他们在天都开采铁矿,掠夺资源,奴役中国工人,造成近万名工人死亡。 日军还奴役中国劳工修建了一条连接石路铁矿至八所港至天都铁矿、榆林港的铁路,作为掠夺中国琼南铁矿资源的重要铁路运输线。 据日方资料显示,日军侵琼期间,天都铁矿生产铁矿石269.1万吨,从日本掠夺铁矿石241.6万吨。
过去的亮点
电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