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寻找“音乐之声”

2024-05-07 -

奥地利有美丽的山、水、城市和乡村。 不仅首都维也纳以其美丽和优雅而令人惊叹,其他城市也同样美丽,都优雅、灿烂、令人陶醉。 萨尔茨堡是一片色彩鲜艳的净土和度假胜地。

萨尔茨堡 () 久负盛名。 在德语中,Salz 的意思是盐,Burg 的意思是城堡。 这座城市的名字意为“盐城”。 奥地利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国家。 居民获取海盐比较困难,只能从居住地的阿尔卑斯山开采岩盐。 奥地利深山里有一些古老的岩盐矿,那里有一群盐工以采盐为生。 在风景如画的哈尔施塔特风景区的村口,我看到了纪念这一事件的盐工石雕。 流经萨尔茨堡市的萨尔察赫河( River)也意为“盐河”。 离这里不远的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字面意思是“盐洞宝藏”。 可见,这些名字都与盐矿有关。 哈尔施塔特和萨尔茨卡默古特盐矿的开采几乎可以追溯到古代铁器时代。

萨尔茨堡地区历史上原是凯尔特人聚居地,后来成为罗马城镇。 8世纪,天主教主教和总教区相继在此设立,13世纪升级为红衣主教的住所。 行政上,这座城市直到1805年才正式并入奥地利帝国。地形所形成的城市建筑格局与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因此有最美丽城市之一的美誉在世界上。

萨尔茨堡这座城市很小,很适合步行。 其老城是古迹荟萃的精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很多各色教堂,绝对可以慢慢欣赏。 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不得不选择我想要的。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在好莱坞拍摄、以奥地利为背景的音乐风景电影。 改革开放初期,它在国内城市的文化生活中十分流行,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其许多经典歌曲至今仍流传。 至今仍深受民间流传,被观众传唱。 影片讲述了奥地利反纳粹的故事,以萨尔茨堡地区为外景地。 看萨尔茨堡的时候,免不了会去一些与电影相关的景点,颇有亲切感。 我们在萨尔茨堡参观的米拉贝尔宫及花园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花园是由当时的沃尔夫大主教于1606年建造的。 它是在19世纪初期的一场火灾后重建的。 宫殿里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音乐家莫扎特曾在这里为大主教表演。 米拉贝尔花园面积不大,但精心设计的花园布局还是赏心悦目。 花坛极其优雅,与喷泉附近的景观、水、火以及希腊和罗马诸神的雕像相得益彰。 海尔布伦宫、特里拉普宫等地还设有宴会厅和玻璃花房。 它们都是影片中某些场景的拍摄地,特别容易勾起观众的回忆。 奥地利电影在中国上映的不多,一部火爆的好电影就够了!

莫扎特故居_莫扎特的故乡_莫扎特故居在哪个城市

萨尔茨堡最著名的两个地标是著名的城堡和大教堂。 当然,相比之下,城堡是先建的,教堂是后建的。 萨尔茨堡城堡最初是由当时的大主教格布哈德于1077年建造的,目的是抵御北方巴伐利亚公爵的武力威胁。 由于城墙高,防御工事坚固,据说从未被攻克过。 城堡山地理位置优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犹如卫城。 如今,登山可以乘坐缆车来完成。 为了突出夜景,还布置了灯光。 夜晚,堡垒出现,悬挂在古城的上空,如梦似幻,十分壮观。 白天爬上山,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萨尔察赫河从脚下潺潺流过。 向北望去,群山连绵起伏。 七月的时候,阿尔卑斯山的山峰上还残留着积雪。 看来这里就是德国。 萨尔茨堡城堡全天都可以参观。 高大的城墙、圆柱形的塔楼、开阔的马路、适合防御的炮台、天花板精致的主教大厅,都给人完整而厚重的印象。 城堡内部并不像普通城堡那么局促。 楼梯蜿蜒,庭院宽阔,方便士兵行动。 城堡内还有一个玩偶陈列室,里面陈列着各种古代提线木偶。 这时我突然想起电影《音乐之声》中女主人公玛丽亚指导孩子们表演木偶戏的场景。 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地的传统文化。 看来导演的用意是好的。

萨尔茨堡大教堂当然值得关注。 这座教堂已经持续了8个世纪。 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庄严肃穆,装饰精美。 它是德语世界第一座意大利风格的教堂。 但它毕竟是德语国家创造的,其艺术品味终究与看重复杂、奢华的拉丁民族不同。 萨尔茨堡大教堂的内部装饰,无论是柱子、拱门还是成堆的雕塑,仍然采用简洁的白色作为底色,并饰有其他颜色的圣像画。 萨尔茨堡大教堂因战争多次被重建和拆除。 最近的灾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顶层和内部遭到严重损坏,最终于1959年修复。教堂钟于1962年悬挂。离教堂不远的尖塔建筑群据说是萨尔茨堡大学,建于1622年大教堂有一对雄伟的钟楼,上面覆盖着浅绿色的圆形铜屋顶。 建筑风格接近南临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北部。 大教堂广场是游览城市的马车的停靠处,也是游客休息的地方。 三三两两散落着木椅。 广场旁还有一座喷泉,有一尊15米高的雕像。 广场的另一边是主教官邸,历任萨尔茨堡主教的官邸。 乍一看,从外面看起来可能并不奇怪,但里面有180多个房间,确实相当大。 因为萨尔茨堡与欧洲封建时代大多数世俗公国和侯爵不同,它是一个独特的总教区,完全由教会管辖。 大主教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宅邸也因此非凡。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的另一个音乐中心。 它与莫扎特的名字紧密相连,并因莫扎特的名声和伟大成就而熠熠生辉。 正如人们所说,如果没有莫扎特,萨尔茨堡就不会那么美丽,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莫扎特出生于萨尔茨堡市中心格特拉迪街9号,并在该市生活至17岁,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他从小就深受主教音乐家父亲的影响。 他早年就表现出了杰出的音乐天赋。 6岁时,他被带入皇宫为玛丽亚·特蕾莎女王弹钢琴。 后来,他年轻时就随父亲旅行,并成为主教的音乐家。 作为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创作成果丰硕,留下了交响乐、歌剧、室内乐、宗教音乐、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数十部作品,使他成为欧洲古典音乐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萨尔茨堡成为莫扎特首​​次登上乐坛、展现才华的音乐殿堂。

在城里,当我们沿着萨尔察赫河慢慢行走时,很容易就看到一座米色外墙的三层楼房,上面贴着“莫扎特故居”的标签。 河对岸不远处还有一座蜡黄色墙壁的五层建筑,这里是莫扎特的出生地。 他出生在房子的四楼。 莫扎特活跃于250多年前。 他的居屋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并修缮如新,着实令人惊讶。 由此可见当时房屋品质的优良。 更古老的是,在距离萨尔茨堡稍远的乡村美丽的圣吉尔根小镇,莫扎特母亲出生的小屋甚至还被保存了下来。 我们在访问萨尔茨堡的前一天刚刚参观过它。 沿着萨尔察赫河畔漫步,无意中发现了卡拉扬的出生地。 这位当代伟大的指挥家也于1908年诞生在这座城市。卡拉扬的自置住宅里没有随风飘扬的广告旗帜。 街上只有一尊真人大小的穿着毛衣排练的指挥铜像。 他的名字以及出生和死亡年份标注在下面。 1989年去世。简单朴实,只给熟人看。 这位当代最杰出的音乐家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纪念馆开始了最初的音乐学习和训练,后来成长为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音乐活动对萨尔茨堡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在这座城市停留了很短的时间。 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虽然还有几天就要举行,但由于日程紧张,很难出席和参与。 1920年,莫扎特的家乡人民首次创办了萨尔茨堡音乐节。 后来逐渐形成传统,成为世界上水平最高、最负盛名的音乐节。

萨尔茨堡的母亲河萨尔察赫河与这座城市的流动和生活节奏非常契合。 行走在城市中,难免会多次遇到或跨越河流,沿河的风景自然就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河上的桥梁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从古至今,有从石桥到金属桥——马克桥、舒特兹桥、雷纳桥、米尔纳桥等等。 还有莫扎特桥等等。 河流冲刷堤岸,孕育并滋养了城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