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记忆】庄子庙
蒙城,一座坐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城市,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蒙城县综合媒体中心推出“蒙城记忆”系列报道,保存和传承蒙城的美好记忆,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蒙城的魅力。
一件文物
刻满了回忆和故事
一座又一座建筑
讲述时间和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蒙城庄子庙
蒙城庄子庙位于蒙城县庄子大道北。 是一座汉代风格的建筑。 庄子庙始建于公元1078年(宋元丰元年)。 会议由时任蒙城县县长书记王静主持。 据了解:
始建于宋代的庄子庙,明朝天顺年间被水淹没。 明万历九年,即公元1581年,时任蒙城县令吴宜鸾捐资重建县东关庄子庙。 重建后的庄子庙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明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蒙城知县李士方重修逍遥堂,增设“五笑亭”,并辟池为“濠尚观鱼园”。 。
清代也重建了庄子庙。 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庙是县委、县政府于1995年在宋代庄子庙遗址上重建的。
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法天归真”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大力提倡道教文化的唐玄宗李隆基的手迹集。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在政治上采取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休养生息,从而迎来了唐朝的盛世。 因此,他非常尊重道教文化。
蒙城县委党史地方史研究室主任付胜霞:“‘法’指的是仿效,‘天’指的是自然。效法自然就是求真,也可以说道家改编自然是坚持正宗的主体思想。
庄子庙内,收藏有《庄子庙笔记》残本。 20世纪70年代蒙城市东莞庄子祠遗址出土。
寺内的每一栋建筑都讲述着庄子的故事。 “观鱼台”源自庄子、惠子“濠梁观鱼”的典故。 庄子感鱼,鱼乐我,与万物共存。
逍遥殿是庄子庙的主要建筑之一。 是纪念和祭祀庄子的正殿。
庄子庙几经焚毁又重建,至今仍矗立在郭河北岸。 “官无当时田家之风,而民有庄周及后世之风”。 蒙城人民始终没有忘记纪念庄子,庄子思想千百年来依然影响着他。 蒙城的民俗风情。
我们一起来庄子庙吧!
去参加一场文化盛宴
享受一次收获之旅
探秘远古,修身养性
参与庄子养生之道
了解庄子文化的原理!
蒙城广播电视台(蒙城县综合媒体中心)
记者:宋瑞林长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